“亲戚在上海可以投靠落户吗?”——这是许多非沪籍家庭最常问的问题之一。随着2025年上海户籍政策进一步规范,投靠类落户的适用范围、亲属定义、年限要求等关键点都有了更明确的界定。但网上流传的“朋友落户”“远亲投靠”等说法是否可信?哪些亲属关系真正符合政策?支内知青子女、再婚家庭继子女、丧偶配偶等特殊群体如何操作?本文将结合最新政策动态,拆解三大合法投靠类型,帮你避开误区,找准落户路径。

点击【上海落户条件查询入口】一键查询您的落户方案!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执行本市投靠类户口迁移政策的若干规定》(2023年修订版),投靠落户仅限子女、夫妻、老人三类直系亲属关系,其他亲戚(如兄弟姐妹、叔伯姨舅等)均不符合投靠条件。例如:
- 子女投靠:未成年子女可随父/母落户(需本市方户口满5年);支内知青的残疾子女或25周岁以下未婚未育子女可回沪。
- 夫妻投靠:外省市配偶需婚姻登记满5年(普通家庭)或7年(少数民族/华侨家庭),且本市配偶户口需满5年或7年。
- 老人投靠:本市外迁老人(如支内知青)退休后,可投靠子女落户;无子女的可投靠父母或兄弟姐妹。
近期网传“投靠朋友落户上海”引发热议,但上海12345及公安部门明确辟谣:投靠关系仅限直系亲属,朋友或非直系亲戚均不合法。常见误区包括:
- 误区1:将“亲属”扩大化。政策中“亲属”仅指父母、子女、配偶、(外)祖父母及兄弟姐妹(限老人投靠),不包括堂表亲等。
- 误区2:混淆“合法住所”与“投靠资格”。政策允许落户在本人或亲属的合法住所,但住所提供者不等于被投靠人。例如老人无子女时,可落户在兄弟姐妹的住房,但需符合老人投靠条件而非“兄弟姐妹投靠”。
- 误区3:轻信“特殊渠道”。部分中介宣称可通过“挂靠朋友户口”落户,实为伪造材料,一经查实将注销户口并追究责任。
针对符合条件的家庭,需重点关注以下要点:
1. 年限计算技巧:婚姻/居住年限以登记日期为准,建议提前1年准备材料。2025年新规强调,夫妻投靠中本市配偶户口需“连续登记满5年”,中断需重新累计。
2. 材料核心清单:
- 子女投靠:出生证、收养证(如有)、在沪生活证明(如学籍记录);
- 夫妻投靠:结婚证、本市配偶户口簿、外省市无业证明(或退休证);
- 老人投靠:退休证、原上海户籍证明、子女关系公证。
3. 特殊案例处理:
- 丧偶家庭:本市配偶死亡后,外省市一方未再婚且未成年子女在沪的,可投靠子女落户。
- 再婚继子女:随迁需满足抚养权满5年+在沪共同居住满5年。
- 知青孙辈:支内知青无子女的,16–25周岁孙辈可替代子女回沪落户。
“亲戚在上海可以投靠落户吗?”——答案已清晰:仅直系子女、配偶、老人符合条件,其他亲戚关系均不适用。2025年政策更强调材料真实性与年限连续性,建议申请人提前规划婚姻/居住时间节点,避免轻信中介谣言。直系亲属投靠仍是上海落户的重要通道,但务必通过公安、人社部门等官方渠道办理。
版权声明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



